虽然我们现在相信我们了解了太阳和我们的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但这一早期的观点只是一个例证。
当谈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我们剩下的只有幸存者。
早期的情况比今天的要丰富得多,这一事实很可能适用于宇宙中每个成功的恒星系统和每个失败的恒星系统。
然而,每一个闪光点–每一颗恒星–都代表着一个新的机会。
每个星系中的每一颗恒星都有自己的恒星系统,可能还有自己的一组行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恒星中有多少真正拥有行星,也不知道存在不同质量行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今天,在第一颗系外行星被发现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了解我们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行星。
这样的系统可能包含多岩石的行星,拥有海洋、大陆,或许还有生命。
太阳系中六个不同星球的表面,从小行星到月球,再到金星、火星、泰坦和地球,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属性和历史。
虽然地球是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世界,但这些其他世界有朝一日可能会扩大我们目前对生命产生频率的理解。
在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围绕其他恒星的行星探测出现了。
如果我们想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颗行星,一种方法是在天文台的能力范围内探测行星,然后推断出如果我们用一个无限的天文台来观察的话,会有多少颗行星。
尽管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今天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每颗恒星的平均行星数量已经超过1颗。
当行星围绕它们的恒星运行时,这些恒星围绕着它们相互的质心运行,从而在它们的运动中产生“抖动”。
当一颗大质量行星围绕其母恒星运行时,恒星和行星都会围绕其相互的质心运行。
即使这颗行星不能直接观测到,它的存在、轨道周期和质量(乘以不确定的轨道倾角)也可以简单地通过多普勒光谱方法测量母星的周期运动来提取。
这种恒星的摆动,或称径向速度,揭示了行星的质量和轨道周期,直到一个不确定的倾角。
今天,无法直接看到或成像的系外行星仍然可以通过它们对母星的引力影响而被探测到,这会导致周期性的光谱漂移,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与此同时,凌日行星遮蔽了其母恒星的一部分光线。
当行星从它们的母星前面经过时,它们会阻挡恒星的一部分光线:凌日事件。
通过测量凌日的大小和周期,我们可以推断系外行星的轨道参数和物理尺寸。
当凌日计时变化并在之后(或之前)有一次较小的凌日时,它也可能指示一个外月,例如在开普勒-1625系统中。
这种周期性的暗淡揭示了行星的半径和周期;它是目前发现的大多数行星的来源。
候选流氓行星CFBDSIR2149,如红外图像所示,是一个发出红外线但没有恒星或其他引力质量的气态巨行星。
它是已知的为数不多的流氓行星之一,之所以能被发现,是因为它的质量足够大,足以发出自己的红外线辐射。
与此同时,直接成像和微透镜也揭示了系外行星;它们的数量在未来几十年可能会激增。
当引力微透镜事件发生时,当中间物质穿过或靠近视线到达恒星时,来自恒星的背景光会被扭曲和放大。
干涉引力的效应使光和我们的眼睛之间的空间弯曲,产生了一个特定的信号,揭示了这颗行星的质量和速度。
在4000亿颗银河系恒星中,我们估计它们总共包含1到10万亿颗绕轨道运行的行星。
尽管银河系布满了星星,但这张星空密度图是用欧空局的太空盖亚任务数据构建的,只有可见光能给我们提供准确信息的程度才是准确的。
银河系恒星发出的紫外线和可见光被银河系中挡光的尘埃遮挡住了,需要更长波长的图像才能显示出来。
通过多波长观测和对银河系中低质量恒星的推断,我们现在估计银河系内有大约4000亿颗恒星,其中80%是M级红矮星。
与此同时,流氓/孤儿行星–被抛出或在没有母星的情况下形成–的数量可能是这个数字的10到10,000倍。
流氓行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奇异起源,比如来自粉碎的恒星或其他物质,或者来自太阳系抛出的行星,但大多数应该来自恒星形成的星云,作为从未形成恒星大小的物体的简单引力团块。
当微透镜事件发生时,我们可以利用光来重建中间行星的质量。
在我们可观测的宇宙中有大约2万亿个星系,我们可以推断出我们宇宙的行星总数。
哈勃极深场(XDF)可能只观测到了天空区域的1/32,000,000,000,但却发现了其中多达5500个星系:估计占这张铅笔式切片中实际包含的星系总数的10%。
剩下的90%的星系要么太暗,要么太红,哈勃无法揭示,但当我们在整个可见宇宙中进行外推时,我们预计在可见宇宙中总共可以获得2万亿个星系。
有大约10的25次方颗行星围绕恒星运行,另外还有大约10的26次方-10的30次方颗没有恒星的行星。
当星光穿过凌日系外行星的大气层时,会留下印记。
根据发射和吸收特征的波长和强度,通过过境光谱技术可以揭示系外行星大气中各种原子和分子物种的存在或不存在。
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第一颗拥有地外生命的太阳系外行星。
德雷克方程式是估算当今银河系或宇宙中在太空飞行、技术先进的文明数量的一种方法。
然而,它依赖于一些不一定很好的假设,并包含许多我们缺乏必要信息来提供有意义的估计的未知因素。
本文来自早安心语(www.zaoanxinyu.com),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